读书与写作,已然成为我晚年生活的主调。苦是跋涉书海的艰辛,乐是笔耕文苑的欢愉,彼此水墨交融,在岁月中晕染出独特的生命底色。读书,是推开他人心灵的窗棂,感受不同人生的风景;写作,则是点亮自己内心的烛火,将感悟与思索凝于笔端。
曾几何时,读书写作于我只是生活的点缀,我工作之余更热衷于体育赛事的观赏、棋盘上的博弈;直到近三四年,我才将身心投入到读写天地。二线间,我养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上午沉浸在四书五经的浩瀚世界,下午则享受随心所欲的自适休闲;退休后,日子愈发紧凑充实,早餐罢读书汲取养分,午休后审编文友来稿,夜幕间伏案专注创作,曾经的娱乐活动渐渐淡出我的生活圈。
2022年春节疫情期间,我被困于扬州家中一月有余,书籍成为那段时光最好的陪伴。我整日埋首书房,与古籍经典对话,将唐诗宋词元曲细细梳理,专心致志地编辑《五言唐诗荟萃》《六言唐诗撷英》《七言唐诗集锦》《隽秀宋词精选》《俚趣元曲汇编》等诗句系列文档。在寂静中与古人神交,在独享中忘却烦忧。
荣退之后,我开始广泛涉猎名家名作。明清小说的厚重、路遥笔下的黄土地、贾平凹文字里的烟火人间,毕飞宇的小说天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周国平的哲学沉思,雪小禅的天籁妙语等,每一部作品都像通往文学王国的门扉。这段日子,我读书几近如饥似渴和如痴如醉,苏东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始终铭刻于心。
读写之余,我背起行囊浪迹天涯,出走游历七八个省数十个景点,折回重访兴化、扬州的故地,在山川古迹中寻找读写灵感。我知道,读书有如在文字中丈量世界,行旅犹若在天地间品读无字之书,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渐进有所领悟。
泰州市作协副主席
兴化市作协主席金倜
随着阅读与游历的积累,写作的冲动愈发强烈。我避开不谙花草树木、男欢女爱和儿女情长的羁绊,将笔触聚焦历史名人、人文古迹与市井百态,心无旁骛,奋笔疾书,两年多潜心创作散文、随笔、札记、游记、评论和杂感近150篇;本书从中精选了80余篇文章,以记录下这几年读书、行旅、思考和写作的轨迹。
写作路上,我有幸兼职三个网络平台的编审。面对每一篇来稿,从标题到内容,从文字到标点,我都能严格把关;这份工作虽辛劳,却让我在审阅中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广泛结识志同道合的文朋诗友。审稿总有乐,开卷终有益,因为作者来稿中总能蕴含真知灼见,我很享受这份额外的苦差事。
我必须要提及的是,我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点和文友的帮助。陈堡作协时庆涛主席帮我首次在“陈堡草荡”发文,引领我叩开文学之门;乳燕文学天地媚语主编带领我走上编审之路,教会我文学编辑之道;扬州晚报袁益民总编的悉心指导,引导我在报纸副刊发表不少文章;新苏北网陆碧波总编、三湘四水苏浩总编的大力支持,陆续给我编发与转载作品,让我创作信心倍增;泰州作协主席庞余亮、兴化作协主席金倜的不断鼓励,给予我同学加兄弟般的热忱关心;还有长春许密、吉林钟可闻、内蒙张新华、潮州佃巧娇、扬州张晓玉等外地作家和兴化作协本土作家,给予我文友间的友情相助。如此这般,都为我的文学之路点亮了盏盏明灯。在此,我谨向他们致以真诚的谢意!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同学诗人金倜主席,他不遗余力地将我引向文学之路,并一如既往地鼓励我读写不辍,他还友情地为我即将付梓成书的散文集《楚水漫笔》作序,我感到非常荣幸与开心!
近日书稿结集,即将付梓成书。这既是对过往读写生涯的阶段总结,更是未来追寻文学梦想的崭新起点。回眸过往读写苦中有乐的日子,那晨曦初读的专注,那灯下漫笔的勤勉,早已化作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诚如我与文友曾调侃道:“读写虽辛苦,但沉浸其间,仿佛能让自己每个细胞在跳舞,让每根血管在鸣唱。”这或许就是读书写作的魅力,就是苦乐交织的乐章。
是为跋。
2025年于楚水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