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张卫理 :苏北农村风俗篇之三 | 喊魂

[复制链接]

7 天前 14137 0

我想我是海天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7 天前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我想我是海天 未绑定微信 楼主

7 天前

灵魂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至今科学也无法完整解释,但却又承认它的存在。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共识是,它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游走于肉体之外。

人们既隐约感知它的存在,但又无从解释,于是它便被人们所敬畏、景仰。至今,灵魂仍旧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有种玄学的味道,许多时候还要被划归封建迷信之类。

人似乎是万能的,他既要主宰控制自身的肉体,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灵魂也自认为可干预控制。千百年来留传下的一个民间风俗便可证明这一点,这就是喊魂,有些地方也称叫魂、招魂。

这一民间风俗至今还在广大农村地区流传着。说说我老家苏北农村的大致做法:如果谁家的孩子突然间精神恍惚,食欲不振,甚至发烧了,大人判断孩子应该是受到了惊吓。因条件所限,能够快速有效治愈这种症状的方法似乎就是喊魂。

125245fzgiokmovry3zrf3.png

大人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在哪里受到了惊吓,农村地区一般是在河边、树下,或是沟沟坎坎孩子经常玩耍的地方。傍晚,大人把孩子带到事发的地方,有时也会在村里的大路口。大人蹲下拍打地面,然后用手指捏一点地上的泥土,再用它来搓揉孩子的耳垂,这一过程中嘴里始终念念有词,无外是“宝宝不怕、妖魔鬼怪都走开……”之类话语,最后还要念叨着“宝宝回家喽”,然后带孩子回家。

喊魂到底有无作用?通常情况下,大多受到惊吓的孩子在喊魂之后,竟真的很快好转,精神恢复正常。魂丢了魂掉了,那就把它喊回来,重新附体。封建也好迷信也罢,大人信、孩子信,最后信以成真。这里没有什么科学解释,既然魂是精神的东西,孩子能够感受到大人在喊魂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疼爱之心,从精神上孩子已经得到了安慰,心灵自然也会得到安定。我自己小时候也被喊魂过,应该是这样的体会。

125245y83h3q41881h3wq1.png

在缺医少药、就医不便的农村,消灾除病的迷信做法不止喊魂。记得当时村里有一位爷爷似乎就有神奇魔法,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帮助乡梓邻里,谁家小儿有个头疼脑热就领到他家去求得解方。我有一次偶染微恙也被奶奶领过去,有无号脉望闻问切之类的已不记得,只清楚记得爷爷嘴里同样是念念有词,然后用一枝毛笔蘸上墨汁在我的太阳穴上涂抹。他又用毛笔在他家的白墙上画了一个小圆圈,里面写上一个“消”字,同样的符号墙上已经有了许多。临走时给我奶奶塞了个不知包了什么神药的小纸包,这就算就诊完毕了。

遇到小病小疾,可以采取这些似信非信的伎俩,真要是小儿高烧不退或是病情严重,农村人也不会一味迷信,还是要找医院诊所。

125245tkkxbwwm1xookzwh.png

有一年夏天,我头热得厉害,摸着我滚烫的脑门,家里人很是着急。我们村很小,连个诊所也没有,家人决定赶快把我送往邻村的诊所,那天赶上风雨交加。小姑喊来一位邻居奶奶帮忙,我叫她奶奶,其实她们年龄都不算大,小姑当年还没有出阁。她们从家里推出了独轮车,把我裹好捆绑在独轮车的一边,就推着我出门了。

路上风雨很大,小姑走在前面,肩上吃力地拉着纤绳,那个奶奶在后面用劲推车。农村土路本就崎岖不平,大雨中道路满是泥泞,有时一脚踩下去拔上来都费劲,木制车轮在泥泞中辗压出一长条很深的沟。独轮车一边坐着孩子,一边是空着的,要保持平只能斜推着向前,这更加重了风雨泥泞中的阻力。

我透过蒙着的噼里啪啦打着雨点的塑料布,矇胧中看着一前一后两个身影,突然间好像有些懂事。尽管当时少不更事,但此情此景还是让幼小的心灵似乎有些震颤。两个农村妇女,为了我的平安健康,在狂风暴雨中坚韧不拔,艰难而果敢地推拉前行。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忘却的场景。

正是这些长辈,封建迷信的长辈,把我们养大成人,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科学,让我们能够获得数倍于他们的认知。

今天的我们,少了封建,多了放荡;少了迷信,多了杂念,这是社会的进步吗?

如果相信魂的存在,那么,有些魂是可以喊回来的;而有些魂,一旦丢了,喊是无济于事的。

作者简介:

张卫理,资深媒体人,曾供职于《法治日报》《紫荆》等媒体,多次获得全国性新闻大奖。旅行达人,园林玩家。


来源:策马入林

荐稿:沈培林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等待验证会员
:
anqiau587@sina.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18

帖子518

积分1590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中)

    血染大四河(中)丁正宏 1947年12月26日清晨

  • “官场乌龙”曾让他多干了五年的县委书记

    安徽厅官潘东旭的仕途又生变故了!安徽的《皖西日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