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苏中也有个“阿凡提”,有趣的故事一大堆

[复制链接]

2025-4-15 09:12:48 35005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5-4-15 09:12:48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5-4-15 09:12:48

元末明初时,朱姓来扬州府唐刘庄(现属兴化市戴南镇)定居繁衍,延续至今人丁兴旺。其间朱氏出一名人朱华,字邺水,生于清顺治十八年十月初八卯时,卒于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申时(公元1661-1737年),享年七十六岁。

朱邺水勤奋好学,以聪明智慧闻名乡里,更兼一身正气,爱打抱不平、为民请命。邺水虽出生于乡村农家,却是聪明无比,才智过人,性格刚直不阿。他世守田园,专与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作斗争,被民众称为苏中阿凡提式人物。
朱邺水的许多故事一直在东台泰州一带广为流传。现收集部分轶事,进行了粗略整理,以娱读者。因年代较远加之编者条件有限,故难免有误,敬请读者指正。
换鞋子
唐刘庄有个土财主,看中了本村长工丁老大的三亩地,想霸占过来,使自己田成框成方。可是,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就是想不出个“好点子”。
一天傍晚,女佣人何嫂哭着对老财主说:“东家,我儿了得了病,想付点工钱给孩子治病。”老财主眼珠一转,有了主意,笑着说:“谁教我是你的东家呢,这十吊钱,就当我做个好事吧。”何嫂接过钱,千恩万谢。
半夜,老财主撬开何嫂卧房的门,用麻绳将梦中的何嫂勒死了,吊在丁老大家的门口。
第二天一大早,丁老大一开门,只见吊着一个人,一看认得是老财主家的佣人何嫂。丁老大慌慌张张跑到朱邺水家里,眼泪汪汪求朱邺水的爷爷替他伸冤。朱邺水说:“这是老财主害死了何嫂,想算计你。这条恶狗,我有法子治他!”爷爷说:“你个六岁的娃娃,有什么好法子?”朱邺水对丁老大说:“你把何嫂的鞋子脱下,换上干净鞋子,包你没事。”
爷爷问:“换上干净的鞋子做什么?”朱邺水附在爷爷的耳边说了几句,爷爷连连点头,说:“丁老大,你快回去办,我马上就到。”丁老大跑回家,悄悄地给何嫂换了鞋子。
不一会儿,朱邺水和爷爷来到丁老大家门口,只听老财主对丁老大嚷道:“何嫂吊死在你家门口凡是你害死的,就要抵命!”朱邺水把何嫂的尸体看了后,脱下何嫂的鞋子,对众人说:“何嫂到丁老大门口上吊寻死,是要走着来的,鞋底上应当有泥土,可这鞋底干干净净,没有半点儿泥巴,分明是有人把她害死了吊在丁老大的门口,陷害丁老大!”老财主吼道:“胡说,害何嫂不是丁老大是谁?”朱邺水指着老财主说:“是你!”老财主吓得直冒冷汗,软瘫在地上。
愤怒的人们把老财主打了一顿,五花大绑送进了县衙。
头尾一齐完
公元1668年(康熙七年),高邮清水潭决堤,水涨2丈多,淹死乡民无数,七月又遭地震。东台西乡白浪滔天,庄稼淹了个精大光。农民们扎猛子钻进水里割稻穗头儿,每亩实打实只收二、三收。
官府不管百姓们死活,硬是要按十成收完糟粮,完不上就抓去坐牢。朱邺水的爷爷是庄头儿,几次上县衙报灾要求减免,县官非但不准,还下令头尾(从水中捞上来的穗头儿和稻草)一齐完。朱邺水的爷爷没得法子,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朱邺水说:“我去县衙找县官评理去。”他爷爷摇着头说:“你才七岁的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县衙不是闹着玩的,闯下祸来可不得了!”朱邺水说:“不是吹牛皮,只要我一到县衙,包管那狗官无话可说,乖乖的把糟粮减掉。”尽管他缠来缠去,爷爷就是不答应,怕惹下杀身之祸。
朱邺水瞒着爷爷来到县衙。县官问:“你这小孩子来做什么?”朱邺水说:“我爷爷是唐刘庄的庄头,眼下得了病,叫我来求老爷减免糟粮。”县官摇摇头说:“你年纪太小,回去叫你爷爷来!”朱邺水说:“我年纪不小了,今年七十七岁啦!”县官一拍惊堂木,喝道:“胡说!小小年纪竟敢欺骗本官,真真该打!”朱邺水不慌不忙地说:“我爷爷七十岁,我七岁,头尾加起来不说是七十七岁吗!”县官哈哈大笑:“这头尾如何能加在一块!”朱邺水说:“这岁数不能头尾加起来算,那今年遭水灾,只割上了半饱的稻穗头儿,糟粮又如何头尾加起来完呢!”
县官一听,只是瞪眼睛,张着嘴吧,说不出话来。
091033uuy2yonm26ybhbu3.jpeg
砸桥栏杆
东台城里有座兴东桥,两排粗大的紫铜栏杆,装着八个碗口大的赤金顶儿。一天夜里,八个赤金顶儿被县官偷走了,装上了紫铜顶儿。这事儿被朱邺水知道了,总想找个机会,教训教训这个贪官。
一天,朱邺水来到兴东桥边,看见街两边坐满了灾民。朱邺水问灾民:“你们想不想钱用?”灾民们说:“怎么不想呀?就是没处来呀?”朱邺水说:“这钱嘛,远在天边,近来眼前。”灾民们问:“在眼前!在哪里?”朱邺水指着桥栏杆说:“这铜栏杆你们敢不敢砸?”有个胆小的灾民说:“砸了栏杆,要抓去坐牢杀头的!”朱邺水拍着胸口说:“你们放心砸,县太爷来了我承担!”灾民们找来铁锤砧子,叮叮当当砸了起来。
县官知道了,带着衙役赶到,喝道:“大胆刁民,真是没有王法了!谁叫你们砸的!”朱邺水走过来,不紧不慢地说:“我叫砸的!”县官眼睛一瞪说:“好大胆子,你不知道这是犯王法,要杀头的吗?!”朱邺水哈哈大笑,说:“太爷,你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自己把金顶儿弄回去,揣进自家腰包,为什么不许灾民砸铜,换点饭吃!要说大胆也是你大胆,要说犯王法也是你先犯,要说杀头该先杀你的头!”
县官一呼,又惊又怕,带着衙役溜走了。
091033bx0y2vcl2yi8zlgy.jpeg
锯树段
西王庄有个刘阿大,一家六口人,生活穷困,日无下锅之米,夜无鼠耗之粮。刘阿大无计可施,只得在一个大风大雨的夜里,到东王庄王翰林的地头上偷了三棵大树,想变卖点钱买米度命。不料,王翰林查访到这件事,一张状子告到东台县衙。这东台县官也不敢怠慢,立即派出捕快捉拿刘阿大。

听到这消息,刘阿大非常着急,但又想不出法子,全家哭成一条声。刘阿大有个堂哥是个走江湖的买卖人,听说过朱邺水的许多故事,对刘阿大说:“阿弟,唐刘庄的个朱邺水先生肯帮穷人的忙,你去找他一定有办法。”刘阿大连夜赶到朱邺水家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朱先生救命!救命啊!”朱邺水连忙扶起刘阿大,问道:“你有什么冤枉?”刘阿大把偷树的情况说一遍,朱邺水想了想问:“那三棵树还留着根吗?”刘阿大说:“有,是用锯子锯的。”朱邺水说:“他王翰林的银子都是不义之财,都是穷苦百姓的血汗,锯他的树是应该的。你回去把三树的下部都锯掉一段,棵棵对不上树根,没证据,那王翰林就没法你了,你一口咬定不是偷的王家的,这场官司就没你的事了。”刘阿大回到家里,依着朱邺水的话,把三棵树的下部都锯掉了一段。

刘阿大和三棵树都被押送到县衙,县官问:“刘阿大,王大人地头上的三棵树是你偷的吗?”刘阿大说:“老爷,我没有偷王家的树。”王翰林骂道:“大胆狂徒,人赃俱在,还敢抵赖!”刘阿大说:“这树不是你家的!”王翰林说:“就是我家的!”县官说:“这个不难,只要把树段放在树根上,对缝合榫就是你家的!”王翰林一听这办法不错,对刘阿大说:“刘阿大,如果树段与树根对缝合榫就是你偷的,想赖也赖不掉!”刘阿大沉着地说:“甘愿受罚。”

县官吩咐备轿,将树和人一同押到田头,吩咐杂役们将三个树段一一与地头上的树根一合,可是不管怎样对,棵棵都不对合缝榫。县官对王翰林说:“王大人,看来这树不是你家的了!”当场把刘阿大释放了。

咬耳朵

圩北郏周庄财主刘某某,心毒手辣,总想从长工身上榨油,短缺长工的工钱。
这年腊月二十九,长工杨小二等着拿工钱回家过年。刘财主拨拉着算盘说:“哦,你在我家做工一年,挖坏了铁锹两把,筑断了钉耙三张,挑断了扁担两根,用破了箩筐两只,总共扣去四十吊钱。嘿嘿,今年的工钱不能给了,明年还要给我干一年!”杨小二一听,肚子都气破了,说:“我给你家种地,干杂活。用坏了东西为什么要我赔!”刘财主瞪着小眼晴恶狠狠地说:“东西是我用钱买的,你用坏了,就得赔!”杨小二不由得气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猛的一拳向刘财主打去,正好打在狗财主的嘴上,打落了两颗门牙,鲜血直流,狗财主疼得哇哇乱叫,指着杨小二大骂:“反了,反了,你敢打老子,老子到衙门去告你!”长工打了东家,杨小二知道要吃官司坐班房的,连夜来到唐刘找朱邺水,求朱邺水替他想个法子对付刘财主。朱邺水在屋里走了一圏,乘杨小二不注意,在杨小二的耳朵上咬了一口,刹时鮮血直流。杨小二疼得直咧嘴,说:“先生,你为什么咬我的耳朵!”朱邺水说:“刘财主到衙门里告你打落他的门牙,你就说一一是他咬你的耳朵把门牙咬掉了,这样你就没事了。”
刘财主到县衙告了杨小二,县官把杨小二捉到公堂,拍着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竟敢把主人的门牙打落,本县要办你的罪!”杨小二说:“老爷,我没有打他,是他咬我的耳朵,把门牙咬落了。”县官倒有点正义,已经看出其中门道,有心偏祖杨小二,一看耳朵上两颗齿印清楚明白,就装着气乎乎的样子对刘财主说:“你咬杨小二的耳朵把门牙咬掉了,反告了他,分明是诬告!刘财主说:“小人冤柱我没有咬他的耳朵!”县官骂道:“放屁!杨小二的耳朵不是你咬的,难道是他自己咬的不成!本县罚你四十吊钱,给杨小二医治耳朵。”刘财主不服,还想分辩,县官拍着惊堂木喝道:“你敢不服,本官打你的板子!”吓得刘财主不敢出声,只得给了杨小二四十吊钱。
怒撞河房
早年,我们西乡人行船去东台都要从西溪镇前的夹河经过。西溪有个姓施的地头蛇,不晓得怎么想起来的,在这夹河里下几根桩,建起了房子。河面本来就小,行船稍不小心碰到木桩,这土霸王就扣船抓人,要你家里拿钱粮来赎。多年来,被他讹诈的人不晓得有多少,大家都恨煞了这个讹人精,可又拿他没办法。
有一天,朱邺水请了两个本家兄弟上东台挑粪,船行到西溪夹河时,只见河里的船挤得没命,塞档的船撑得比蚂蚁爬都要慢,一个个下篙都十分小心,深怕碰到施河霸的河房桩。
朱邺水正在拿舵,看到这样子,气得火上房屋,发狠非要将这河霸斗跨不可。他对两个本家兄弟说:“兄弟,你们看,这姓施的家伙真坏,今儿我仨人来同他斗斗,把他的房撞掉算事,省得每次船行到这儿都得事。”两人怕得不得了,都劝邺水不要惹事生非,朱邺水拍拍胸口说:“你们不用怕,给我发劲撞,天塌下来有我来顶!”两人看他决心蛮大,晓得他是有名的“坏才”,打起官词包赢不输,就依他的话行事。两人离开旁边的船,拿出吃奶的力气把蒿子一下,将船对着河房的木柱撞去。只听“霹啪啪,哗啦啦”几声响,长年插在水里的朽木桩一断,河房顿时塌掉一半。
姓施的带着一帮爪牙,手里拿着棍棒家伙,凶神恶煞地来到河边就要抓人,并要把船拖上岸。朱邺水大声喝道:“不得无礼!犯法的是我,要打官司我跟你们走。”船上不少人都放下蒿子,跟在后面看热潮。不大功夫,到了东台县衙门。施河霸如此这般,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县老爷惊堂木一拍:“大胆刁民,你行船为何撞倒了人家房屋?你说该赔多少银两?”朱邺水从容答道:“大人,自古船在河里行,房屋砌在岸上。我的船难道会撑到岸上?这姓施的将屋建在河上,霸占官河,阻碍交通敲诈百姓,该当何罪?请大老爷明察,禀公而断!”公堂下旁听的众船夫连声称赞。县老爷想想还是主持公道好,免得惹了众人,转过脸去,対姓施的斥道:“你这东西,胡作非为,还要诬谄良民,实在可恶。看来今日不予以严惩,不足以平民愤。来,给我拉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那不可一世的河霸被打得哭爹喊娘,回去只好拆了另半房子。西乡的老百姓都说朱邺水了不起,为大家做了桩大好事!
091033xtnnzdn2bb6bz1kj.jpeg
巧治鸭霸
垛田芦洲有个姓李的土财主,他家养了好多鸭子,长年放在得胜湖上。上兴化来来去去的船只常常受到姓李的讹诈。他老是拎只伤鸭或死鸭,硬说人家行船碰的,非要赔了损失才肯放行。
这回,朱邺水正好乘船上兴化有事,他决定用计治治这鸭霸,为深受其害的众乡亲出口怨气,他把这主意也告诉了同船的人。船行到得胜湖,他叫撑船的将船直向鸭趟撞,又要他们故意用蒿子往鸭群中打。只见湖水飞溅,群鸭吓得“嘎,嘎”乱叫。李鸭霸和几只鸭船此时正停在湖边柳荫下午休,听见鸭子乱叫,连忙将鸭船向湖中划来。远远地只见一人蹲在船头,连拎了十几只鸭子放在船头舱中。这还了得!
李鸭霸忙叫几只鸭船赶上了,不由分说,将船拦截下来。李鸭霸恶狠狠地吼道:“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竞敢打劫我的鸭子!”
朱邺水正颜回答道:“你不要血口喷人,谁偷你的鸭子证据何在?”
李鸭霸爬上了朱邺水的大船,笃定地说:“我们四个人,八只眼睛,看得分分清清,难道你还想抵赖?你说没偷我的鸭子,为何要将这前舱盖得严严实实?”说完就要动手,朱邺水接口道:“我这前舱放的是贵重东西,你无权搜。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我偷了你的鸭子,这样吧,我们一起到衙,请老爷公断。如果我偷了你的鸭子,情愿将这大船送你,假如我们没偷你的鸭子,你就把这趟鸭子送给我,如何?
李鸭霸一听,心中暗喜,想这官司还不是赢定了,忙满口答应,并强调说双方不得反悔。于是他同两个看鸭的一起跟朱邺水的船上了兴化。来到县衙,李鸭霸先告状,生邺水也将他们二人打的赌禀告给老爷。县老爷说:“这案很好办,只要上船一搜就明白了。”于是,即令两公差执行。公差上船前前后后,仔仔细细搜了一遍,连一根鸭毛也没查到。打开前舱,里面原来用草绳扣着十几个小草把,于是他们就把这草把拎上大堂复命。案情大白,朱邺水说,“大老爷在上,鸭老板诬良为盗,敲诈百姓,更为恶劣的是目无王法,竟敢青天白日拦截过往船只,该当何罪?请老爷为民作主,秉公而断。”
李鸭霸一听,吓得直冒冷汗,连喊老爷饶命,县老爷叫衙役狠狠打了他几十大板,还将一趟鸭子判给了朱邺水。
原来,朱邺水每次从湖水里拎上船的都是事先扣好的草把,从远处看活象拎的鸭子。朱邺水办完事后,高高兴兴将一趟鸭子赶回了家。第二天正好八月半,他给唐刘穷人每户都送了一只大肥鸭,让穷人也快快活活过了个中秋节。
巧治更夫
从前,我们这里交通非常不便。从唐刘到兴化全是水路,行船全靠竹篙或风力。
邺水很小的时候,一次跟随大人上兴化去玩,铅行至兴化东门大尖夹河时,天色已晚。河边有人叫他们停船住宿,并要求交打更钱(即保护费)。大人交了更钱就上街看戏去了。邺水没去看戏料想那些人要了更钱后,夜间还会来偷钱的。他要在船上看管东西。刚过初更,那个更夫就趁着夜色悄悄摸到邺水船边,小心地将更锣放在地上,爬上了船。正要下手偷东西时,在岸边早有防备的邺水不声不响的捡起了更锣。他还用一根风筝线将一头栓在更锣上,然后使劲地敲响了更锣。小偷(更夫)慌忙上岸想要抢走更锣,邺水使劲将更锣甩向河心。二人争吵了起来,邺水说:“你做贼丢了更锣,等我大人回船了再去告你,更锣就是物证。”更夫自知理亏,只好向邺水求饶。此时正值寒冬时节,水冷刺骨,更夫下河摸了两遍未摸到,冻得直打嗦。邺水说:“更锣不要你再摸了,我来替你摸吧,但你要保证今后不做贼。”更夫连忙说:“只要你替我摸到更锣,我愿立据为凭,保证以后不再做贼。”邺水听后,跑到河边拽动风筝线更锣很快被拉上了岸。
更夫无奈,只好乖乖地写了字据,交给邺水,保证从此再不行窃。
091033yqlszsd1gv9ge2f1.jpeg
九岁小邺水吓死周知府
唐刘庄的朱邺水,从小聪明过人,做出了许多连大人都做不了的事情。他九岁气死周知府的事一直在唐刘一带广为流传。
相传,朱邺水九岁那年,一次父亲到泰州挑粪,把他带到去看船。一天,小邺水正在看《水浒》,不时听到旁边船上老妇的阵阵哭声,出于好奇心,他便跳到老人的船问道:“老奶奶,您老为啥事哭呢?”老妇人抬起泪眼,一看问话的是个小孩,越发哭得伤心,半晌才断断续续地回答道:“啊呀,小乖乖,这事不能提啊,真是气煞我了。”在朱邺水的追问下,老人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老奶奶俩口子是个做小本生意的,少年一辈未能生育,直到41岁才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子,晚来得子,老俩口高兴得不得了,对爱子视若掌上明珠,真是顶在头上怕跌了,含在嘴里怕咽了,好不容易将孩子拉扯到了八岁,不料泰州新任周知府前几天上任时,八抬大轿,鸣锣开道,大摆威风。小孩子听到锣声也赶到街上看热噪,不意被拥挤的人流踩死了。老俩口遭到这飞来横祸,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安埋了爱子,老汉病倒了。老婆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感到失去了依靠,没得过头,好几次都想投河自尽。可又舍不得丢下病中的老头子。
朱邺水十分同情老俩口的遭遇,劝说道:“老奶奶,人死不能复生,现在您想寻死万万做不得,要想法给小弟弟报仇才是。”
老奶奶说:“孩子死了,我恨不得找府官老爷拼命,可我一个老婆子又有什么办法呢?”
小邺水不慌不忙替老奶奶出了个主意,又用老头子记帐的笔和纸写了状词,教老奶奶第二天如此这般地去告状。
老奶奶为爱子报仇心切,抱着寻死不如闯祸的想法,第二天果然拿着小邺水写的状纸,摸到府衙,不顾一切击鼓告状,周府官传令带进了老人,惊堂木一拍,喝问道:“老婆子你告的何人,可有状纸?”老奶奶抖抖索索地掏出了朱邺水写的状纸,周府官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想当年,康熙皇帝下江南察访民情,秋毫无犯,不得黎民鸡犬只;看如今,你小小泰州府初次出衙就踩死孩童一个,该当何罪?”
周知府看了状词,唬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定下神来,连忙喝退了左右,跪在老太太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并拿出三根金条送给老俩口儿养老送终。打发走老太太后,那周知府越想越怕,得了一场大病竞不治而亡。
巧救县官
泰州县衙门朝南,大堂很气派,堂前很宽广,其间长了一棵大白果树,树身很高很大,枝叶茂盛,也不知有多少年了,阴凉遮蔽连天都看不见,鸟儿栖息在树上,人行道上鸟粪很多,虽然经常打扫,还是不干净,尤其在审案时,只听树上吱吱喳喳的鸟叫,哪能听清犯人的回话。
是年在泰州任职的县官,为人也还清正,当地人都尊重他,可是也得罪了土豪劣绅,为此他们对他恨之入骨。
这一年,老爷的小姐出嫁,要办嫁妆,手头有些困难,好心人出主意,把庭院中的一棵白果树锯下来,既办了小姐的嫁妆,又解决庭院中的阳光,飞鸟不能栖身喧闹,使堂上更加清浄。县太爷未加思索,同意锯掉。刚锯倒时,土豪劣绅涌向县衙大嚷坏了风水,并组织地方的地痞流氓上京告县官。
泰州县令见状无可奈何,只有到唐刘向朱邺水请教,寒喧之后,邺水要县太爷将泰州城里城外能雕刻的木工请到衙内,请他们连夜制作若干万岁龙牌,整个县城各家各户都发了一樽万岁龙牌,供奉大堂,并出告示,声势浩大,让那些土豪劣绅不敢抵挡。
不多时,饮差大臣来到泰州只见衙门口告示:本地少数土豪劣绅勾结地痞流氓,有不轨行迹,为此,令官员庶民人等均须将龙牌一尊供奉大堂菩萨位上。饮差大臣看后又访了市民,立即回京禀告皇上,皇上听后龙颜大悦,将泰州县令提升一级,做了扬州知府。
小邺水智擒大骗子
朱邺水从小就很聪明,人称小灵童。
有一年冬天,他家里撑船上兴化买豆饼。他也跟船到兴化去玩。船靠岸后,大人上街看货,小邺水留下来看船。
码头上的一个惯偷得知这个情况后,心想:这船上一定有不少钱,我何不趁此机会下手。于是小偷买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水饺端到船上,对小邺水说:“小朋友,你家大人在我那里买豆饼过秤,怕你挨饿,要我先给你送点吃的,顺便把船上的钱拿去结帐。”小邺水此时也确实饿了,边吃边等家人回船,可饺子吃完了,也不见大人的影子。
小偷等不得了,催促小邺水快把钱拿出来。小邺水不慌不忙地说:“钱是带得不少,全放在船头舱内,可我下不去。”那贼子听后连声说:“好办,好办,我下去替你拿。”于是,贼子跑到船头掀开隍板,下了船舱。这时小邺水立即把隍板盖好,并用木棒把船板死死拴上,这样贼子就被关在船头舱内出不来了。贼子对着桅孔眼向小邺水求情,邺水说:“放了你可以,但你是大人,我是小孩,出来,你会害我的。等我家大人回船再说吧。”
下午,大人们将豆饼运到船上后,邺水把捉贼的经过说了一遍,众人都夸小邺水聪明。并要求贼子立下保证,今后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在他所居住的兴化东门的亲友取保后方才放了他。
091033goer0801at80oe10.jpeg
小邺水仗义执言 高武举成风扫地
清康熙年间,兴化何兴村一高姓考中了武举。他横行乡里,为非作歹。乡民们敢怒不敢言。高武举看中了邻里的一块田地,田内葬有三座祖坟。高武举派人平毁了人家祖坟。修了练武场。该邻里孤儿寡母就靠着这几亩地养命,现在生活没了着落,又无亲友投靠,被逼无奈,想投河自尽。
恰巧,七岁的小邺水放牛到此。问明原委后,邺水ー番劝说,并主动为她写了状纸,要她到县衙告那个高武举。县太爷本与高武举有往来,但按皇家律条规定,挖掘祖坟要治罪的,因此又不得不受理此案。
不一日,县太爷来何兴村与高武举密商。次日来此查案时有意将三顶轿子停在被挖的坟地上,即令衙役用铁钎利器遍地挖掘,一无所获。县太爷大声喝道:“大胆刁民竟敢戏弄本官,该当何罪?”邺水也在场,灵机一动,立即到轿前跪地说:“请县太爷高升三步(就是要县太爷连轿子向前移动三步),烦您再来一次探挖。
这次果然在原停轿子的下面挖出尸骨。邺水高声指责说:“高武举本是朝廷命官,应为百姓作主,可是他却强行霸占民田,挖坟抛尸,按律法该当何罪。”转身又向原告声称:“你明天就去苏州制台告东台县令对挖坟抛尸,违背大清律条不能秉公而断,官官相护,行贿受贿,坑害百姓…。”
县太爷未听完邺水的话就对高武举喝令道:“你快快让出此田,不然他去苏州一告,按大清律条,你我都要丢官治罪。”邺水忙接口道:“县太爷,他不但须立即让田,还要修好土坟。
高武举无奈之下只好撤了练武场,让出所霸占的出地,并按原样立好土坟。
为百姓呈灾
康熙46年(1707年)是大早灾,但官吏仍要征收捐,乡民们的日子真是没法过。
朱邺水暗地里叫老百姓下田去捉虫子,不管什么虫子都要捉起来。还吩咐大家到衙门后要把箩筐上的盖子拿掉。他写好了呈灾的文章,带领上百的群众到官府去呈灾。
他把状纸顶在头上呈报大老爷,恳求道:“大老爷,天不下雨田里庄稼都干死了,我们打了三丈到五丈深的井,渗出的水都没有我们淌的汗多。”
大老爷惊堂木一拍,恶狠狠地嚎叫道:“大胆刁民,谎报灾情,田里庄稼不是明明长着吗!眼看粮食就要到手了,哪里有这么严重。将呈灾人拉出去打五十大板!”
朱邺水毫不畏惧,大声回话:“现在田里又到处出现了害虫,眼看庄稼要被害虫吃光,大老爷你看。这时衙门外上百的老百姓挑的挑,抬的抬,背的背,满箩满筐的虫子往外直飞直蹦,再加上老百姓的嘈声像潮水般涌进衙门。大小官员都吓得目瞪口呆,惊魂落魄。大老爷两手直抖,嘶叫着:“不得了,不得了,你们快滚,快滚,承认你们的灾情,赦免你们的捐税。”
朱邺水高声地说:“谢谢大老爷,我们快走,不能吓坏大老爷。”大老爷两手抱头往后堂直奔。
091033wele4eee3qedzp07.png
邺水当和尚
朱邺水到了老年时,在东台西溪奶奶山庙出了家,当了和尚。说来还有一段故事。
这年,泰州来了一位新任知府老爷。新官老爷是上面派下来的大贪官,早听说邺水是地方上专打抱不平、斗赃官的知名人士,因此就想设计陷害邺水
新官到任不久,来兴化唐刘专程拜访朱邺水,并带邺水到泰州去游玩。在一次审案时,请邺水坐堂旁听。审案过程中,后堂老爷娘子传话,要老爷立即到后堂去,说有要事,老爷请邺水暂时代理片刻,邺水推辞不得只好上座,还未及坐稳,此时泰州县卫立即抓捕了朱邺水,定为“篡位夺印”罪。
定罪后,邺水要求回家拿生活用品,在乘船回去的途中,朱邺水找准机会,从船上跳河潜水逃脱。卫士回衙门禀报时,邺水已逃至东台西溪奶奶山庙,用铁链将自己锁在菩萨脚上,新官老爷也奈何不得,只好作罢。
从此邺水就当了和尚。
091033ar2rv29yx5qyzyxi.jpeg

口述人:朱仁凎 陈为史

原题:苏中阿凡提朱邺水的故事

来源:民间口述史

平台声明:本网为文化公益性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图片除标有出处外,其余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致信本网删除。


荐稿:沈培林

编辑:陆小艺、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6

帖子2764

积分12796

图文推荐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中)

    血染大四河(中)丁正宏 1947年12月26日清晨

  • “官场乌龙”曾让他多干了五年的县委书记

    安徽厅官潘东旭的仕途又生变故了!安徽的《皖西日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