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刘立云〡半家户(2)

[复制链接]

2025-2-11 14:17:51 223016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5-2-11 14:17:51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5-2-11 14:17:51

 “半家户”,这个在《辞海》里无法寻觅到的词组,曾经是上个世纪计划经济年代里的特殊符号。

 ——题记

 

昌大原籍是本地乡下人,其实他还是幸运的。1968年出去当兵,3年服役期满后,正赶上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时期,全国各企业技术工人青黄不接。于是他被分配在县城一家国营机械厂里做电焊工。他10岁生日时,由其父母作主,让他与同村一个名叫凤英的小丫头订了娃娃亲。按当地农家说法,长子在“长尾子”的时候订亲,“传后”的希望就大。凤英比昌大小3岁,还是“男大三,抱金山”的美姻呢。正因为信奉了这些毫无根据的说法,婚后的昌大,就像走进了一片沼泽地,陷入了这个累赘、拖沓而不堪负重的“半家户”之列。


141414nsmlgq65v7sflf6q.jpeg


昌大的家,远在离厂百里之外的一个闭塞小村庄。每逢厂星期六的傍晚和星期一的黎明,便是他那辆破旧不堪的“永久”牌自行车轮胎,与路面进行激烈磨擦的时候。无论如何,他是要回家的。而不管怎样,他又要来厂里上班。

因为,家里8亩责任地的春播秋收都要等着他去安排。家中一切杂七杂八、鸡零狗碎的事儿,都要等着他这个名副其实的当家人去逐一完成。自结婚以来,凤英一连三胎生的都是“千金”,大的才读小学三年级,小的刚满4岁。求子心切的昌大,为了能够圆上“传宗接代”的希望之梦,在顾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前续上香火,他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忠孝节义”,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想方设法盼子、求子的心愿已经不能自拔,当然也顾忌不上计划生育政策这条“高压线”了。

那年凤英身怀六甲已是第三胎了。昌大盛气十足地掏出厚厚的一沓五百块钱来,往前来动员他老婆去做人工引产的村干部面前狠狠地一砸,说道:“你们这些家伙,罚吧!我不当超生游击队,但一定要做一个有人叫我大爷的再生正规军。哼!这一胎我非生不可……”

然而,上帝却有心不睁慧眼,偏偏又帮了他的倒忙。那足有一年工资加奖金,再赔上自家责任地里约半年收成的“500大洋”,眼睁睁地打了个水漂。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卖。

前些年,凤英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早先未得到及时治疗,已落下很重的病根。一到冬天,人就喘成一团。平日里则是肩不可挑担,手不能提篮的半个植物人了。

俗话说:“多儿多忧,家有病婆娘百事愁。”但这些“忧”和“愁”,对于昌大来说又好像不屑一顾。他的人生信条是:“只要身上穿得暖,肚皮填得饱,睡个安稳觉,就足矣、足矣!”

而当务之急,是他不得不考虑的,而且是必须要考虑的,如何精耕细种家里的几亩责任地,怎样想方设法在厂里多加几个班。地里的收成和他的工资、奖金、加班费,才是维系这个家庭生存下去的“硬道理”啊!这一点,他的心比泉水还清三分呐。一家5口人的吃、喝、拉、撒、穿,不依仗这个重要的“硬道理”,又依靠什么呢?

当然,他必须要准时准点来厂里上班。厂里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是饭店、旅馆,你想来就来,要拔腿走就走的地方。再说了,日后养老送终还得依靠厂里呀。

有一次“双抢”季节,昌大家中责任地里的麦子亟待收割,自己亲手培育的稻秧已破土而出。他厚着脸皮向工长请假,让他回家忙上2天。可工长却乜斜着双眼,黑着一张充满地狱戾气的脸说:“厂里的生产任务这么重,你也请假,他也请假,本月的指标完不成,由谁来负责啊?如果不按时完成这个硬邦邦的,犹如泰山那么重的任务,车间主任不把我推上‘断头台’,也会送我上‘审判席’!我是这个铆焊工段的工长,可不是赤着脚在田埂上挑起担子,喊着号子的生产队长……”

自从那次碰了钉子后,他就暗暗发誓:“家中那怕是在失火,也不去自讨没趣了。”况且病、事假一个月超过3天,就会取消当月奖金的。全年病、事假累计超过20天,年终奖就会减去一半,甚至面临着泡汤的可能。而生产任务拖了大伙的后腿,车间主任肯定有看法,同事们对自己也会横眉竖眼的,班里各项评比一定会落下名次,自己调资升级也会受到影响。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后,不失时机想方设法,尽量找一些“额外收入”,才为上上之策啊。

有什么办法和窍门,才能让自己的口袋里哪怕是多出一毛钱来,去缓解目前家中的困窘呢?昌大还是将希望寄托在家里几亩责任地的收成上。他总是这样来算账的:如果地种得相当好,每亩就有可能增产100斤左右的粮食。按水稻、小麦每年轮种一次,两项加起来,8亩地一年就能多打一千五六百斤粮食。如果平均每斤以一毛五分钱的价格卖给乡里的粮站,每年就可以活脱脱地增收200多块钱哩……

(待续)





141414hpko66al2ply6l2q.jpeg


作者简介:男,江苏盐城人,文学爱好者。自1984年发表处女作以来,约有200余万字问世。著有短篇小说集《殊途同归》,散文集《麋鹿的传说》,长篇报告文学《滩涂逐鹿梦》,长篇小说《黑茱萸》等。



荐稿:陈同生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6

帖子2764

积分12799

图文推荐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