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过重重关渡险,通如靖泰首揭竿。 工农暴动今作主,枪杆紧握掌政权。 围攻白狗老户庄,忙打土豪又分田。 红十四军挥铁臂,苏北惊雷震江南。 这是开国上将张爱萍所赋《红十四军》一诗,诗中回顾了中央红军在江苏唯一正规武装——红十四军波澜壮阔的战斗情景。张爱萍将军曾经担任红十四军二大队大队长,历经枪林弹雨,出生入死。 古城如皋市中心东南角的红十四军公园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端庄、肃穆地矗立在这里,入口处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熠熠生辉。
走进纪念馆便可以看到序言开篇是这样写的:“ 通海如泰地区,旧时统括南通、海门、启东、如皋、泰兴、泰县、靖江、东台八县,今如东、海安、崇明三县亦包涵其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
1930年在如皋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江苏省境内唯一的列入中央序列正规红军武装。在中共通海特委的具体领导下,红十四军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卧榻之侧横戈跃马,驰骋苏中八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对中国革命战争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并为后来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红十四军所涉及的范围就包括我们东台在内,让我们走进那波澜壮阔,艰苦卓越的大革命年代——
1928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派遣黄逸峰到南通负责组建特委,组织苏北农民武装起义。
在中共东台县委扩大会议上,黄逸峰传达了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的《江苏农民运动计划》,决定首先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东台城郊组织暴动,相机占领县城;如不能占领县城,则向沿海各地扩展暴动,以建立农民武装,相机建立沿海农村革命根据地。
暴动时间定在5月1日。因泄密,黄逸峰、宣益东、陈雪生、沈方中(女)、邹冰等同时被捕,东台暴动夭折。
1929年11月,中央决定在苏北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1930年4月3日,红十四军在如皋贲家巷召开成立大会。
原东台县委委员、县农民协会主席陈雪生先后任红十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第二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
红十四军游击根据区最盛时发展至南通、海门、启东、如皋、泰兴、泰县、靖江、东台八县,陆骧任海门县委书记。
东台境内则形成了以莫庄(现属海安县)为中心,影响范围包括溱东、时堰、后港、安丰、富安,现属海安县的仇湖、墩头、瓦甸、白甸、南莫、青墩,姜堰市的溱潼,以及如东县的栟茶等红色区域。
红十四军经历大小战斗近百次,终因敌强我弱而失败。然而,黄逸峰、陆骧、陈雪生、沈方中等一大批优秀的东台儿女,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和苏北通海如泰苏维埃政权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下可歌可泣悲壮辉煌的一页!
我市已故知名学者、著名作家徐国政先生编著完成的《红十四军与东台》一书,是一部反映东台地区红军斗争史的书籍,在此之前还没有关于东台有红军活动记载的书籍,这本书的编著填补了东台以及盐城地区无红军活动记载的空白,这在地方史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我们知道了在家乡这一方热土上也曾经涌现出中国工农红军创立期间那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来源:东亭庖人天厨星 作者:天厨星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