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菜园不大,总共不到半分地,得她老人家精心侍弄,一年四季生机勃勃。初春韭菜,舌尖上的时鲜,赤嫩如从洞房走出的新娘;夏日西红柿,像一只只火红的灯笼,发出馋人的向往;秋天扁豆藤,爬满了篱笆,青色的豆荚在暖色的秋阳下闪闪发亮;冬时大青菜,其叶如伞,菜帮似瓢,在雪地里冒出一个个绿色的诗眼。走进菜园,如同走进岁月这本书,读懂母亲的勤劳、执著和善良。
菜园位于祖屋东侧的一片空地,四周没有遮挡,临河、光照好,浇水方便。菜园被母亲整理得方方正正,墒槽将菜地分成“井”字形状。临河是一排水泥桩,挑出河面部分被铺成了一个平台,上面搭着竹子架,以便扁豆、丝瓜等藤类作物攀延。靠近路边入口处是一座半人高的砖墙,以防家禽践踏园内菜苗。
母亲已年逾八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菜园里忙碌。因为父亲左腿行走不便,重活干不了,他只偶尔当一回母亲的下手。得母亲精心培育,菜园看上去就像一个精致的花园,为全家提供绿色蔬菜,让家人消食寒来暑往。
记得10多年前,乡里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实行规模化种植,自此母亲才彻底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田劳作。勤劳一辈子的她根本闲不住,一时还适应不了难得的闲暇。于是她就四处找活干。她帮城里小区物业修剪过花草,在农场里打过零工,在服装厂里剪过边角料,一年到头忙碌不停。后来在子女耐心劝导下,这才回到祖居,从此就专心打理她的菜园。
母亲虽已耄耋,但讲话铿锵有力,走起路来更是风风火火,干活也麻利快捷。街坊四邻夸赞她:“这位老太太都这把大年纪了,还这么有活力,真是好福气啊!”我们听了都很欣慰。
母亲的菜园不大,她也没有种田时那么费劲,但播种、浇水、施肥、防虫、翻晒、搭架、除草、采摘等流程一样不落。她清楚农药危害,几乎从不用化学药剂灭虫。我们每次回家看到长势茂盛的菜地,再看母亲一脸沧桑地佝偻着锄草、施肥、采摘,便劝她说:“娘啊,您老都到这把年纪了,干活还这么认真,家里也不缺菜地上这点收成嘛。”母亲的脸如同一张重叠了的交通地图,堆起褶子笑着说:“儿呀,娘忙惯了一辈子。你们若是真孝顺就让俺继续干吧。”
我们偶尔带母亲到城里小住几日,每次她都不肯多呆,还不时念叨她的菜园。我们便不再强留她。她的性格很执著,认准的事会一直坚持下去。母亲一直与土地为伴,土地才是她人生真正的知己,而那个菜园子则成了她晚年的精神家园。
与很多农村女性相似,母亲这辈子除了干活几乎没有其它爱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本地庙会,这一天就成了母亲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她看古典戏剧很投入,哪怕只是一出折子戏,也会被剧中人物多舛的命运感动得潸然泪下。记得2018年我们陪父母到客居常州的妹妹家,在南大街步行街游玩时,我提议母亲到红星大剧院看一场电影,让老人家享受一顿文化大餐。这是一部谍战片,剧情盘根错节。母亲开始没有拒绝,等质朴实在的她看完电影,一出剧院就将我数落一通,微嗔道:“你可真是有钱没处花呀,这不是明摆着花钱找罪受嘛!”我笑而不语。
在儿女处小住几日后回家,一进菜园母亲立马就精神抖擞,两眼发光。我每次回家陪母亲在菜园里闲聊,她就如数家珍介绍各种菜的种法、莳苗、墒情等知识,就像植物园里的导游给游客介绍植物一样。我认真地听,不时点赞拍照,发朋友圈,母亲见此时常流露出一种成就感,一时高兴得像个孩子。我幡然醒悟,原来母亲是有爱好的,她种菜如同养花人一样,享受的是蔬菜发芽、生长、开花、结果、采摘过程所带来的喜悦。我终于理解了她老人家:各人各有兴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劳动成了母亲最大的爱好,平常最怡心的快乐!
母亲的菜园,蔬菜一茬接一茬,四季变换,从不间断。她所种蔬菜都是一些普通品种,有青菜、韭菜、菠菜、空心菜、胡葱、大蒜,还有黄瓜、丝瓜、茄子、西红柿、青椒、豇豆、萝卜等。每种菜蔬长势都特别好,让人看得舒心。偶尔母亲也栽几棵冬瓜、番瓜,看到瓜藤上结出硕大的瓜果,我们都很欣喜。
每到夏末秋初,河边藤架上挂满了一串串丰满的扁豆和一根根细长的丝瓜,有的像驻足藤茎上的蝴蝶,有的如人在藤架下做着体操。这是母亲一年最丰收的季节!母亲时常送些蔬菜给亲戚和邻居,哪怕蔬菜被人偷采了,她也不生气。她时常自嘲道:“种菜本来就是给人吃的,我吃与别人吃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和爱人几乎每个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同时也享受到她精湛的厨艺。母亲烹饪的菜味美,总有一股家的味道。每次回老家,母亲从菜园子采摘的蔬菜还沾着露水,既新鲜又生态,烹饪后一上餐桌,很快就被大家一扫而光。看我们饱了口福,母亲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幸福老人特有的知足。
临别时,母亲总会将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分装好,让我们带回城里,有时还做了标记,吩咐说,这捆送给谁,那捆留着自己吃。有时菜实在太多,她还帮我们拎到车上,目送我们离开,直至汽车消失在她的视线,这才回屋。从母亲离别的目光,我能隐隐感到她有一种不舍和期盼。
若是周末我们有事不回去,母亲就在电话那头提醒我们说:“地里的菠菜快老了,蒜薹也泛黄了,扁豆多得都吃不完啦!”我们明白她的意思,她这是想念我们了。菜园已经成了我们与她之间亲情的纽带,也是我们与她之间家常的牵挂。
威廉·配第有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勤劳的母亲用她在菜园里的一举一动,让后辈继承到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即只要付出总会有收成,唯有勤劳才会有结果!
作者:刘长军,1965年生,江苏泰州人,曾任泰州市高港区卫健委党组书记、局长,现为四级调研员。
荐稿:沈培林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