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亮兄 《叫花子的坟》 1, 大概是二十年前,属于方家人的山上忽然多了一座坟墓。那坟墓修得富丽堂皇,其引人注目的程度超过两百多户方家庄活人住的房子。
那时候方家庄还没有人修院子,即使有,也是竹编篱笆或者木栅栏。
但是那座坟墓四周修了院墙,刷了白色的石灰,盖了青色的瓦。
那时候方家庄方圆百里,谁家也没有在门前立石狮子。
但是那座坟墓前面一条长长的水泥路两侧立了一对石头狮子,狮子抹了金粉,像是金狮子。
奇怪的是埋在那座坟墓里的,却不是姓方的人,也不是方家的媳妇。
那是一个外乡人的坟墓。
若要问那个外乡人叫什么名字,方家庄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
别说二十年前了,就是如今的乡下,要在一个村里埋下异乡人,那是村里人非常忌讳的。
何况村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所属,谁会同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埋一个不认识的人?
方家庄的人虽然不知道那个人的名字,但是大多听说过那个人的故事。
那个人是个叫花子。
叫花子是在以前闹饥荒的时候来到这里的。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还记得他操着外地口音挨家挨户讨饭的情景。可是那时候家家户户米缸早见了底,即使有米,也不敢直接煮了吃,大多和平时喂猪的糠拌在一起煮,虽然艰涩难咽,不易消化,但这样吃得久一点,也更扛饿。
人人自顾不暇,哪里有多余的同情心去可怜别人?
因此,他常常空碗来,空碗去。
即使如此,他若是在水塘边看到翻了肚白的死鱼,跳进水里捞起来,也要用随时携带的钝刀子切成好几块,分好几份送到家里有小孩的人家打汤。
他若是在山上看到可以吃的野果子,钻到刺丛里摘下来,捧着送到村里,给那些饿得两眼跟老鼠一样发光的孩子吃。
人们渐渐发现他的善良,被他感动,问起了他的来历。
他用不太利索的本地方言说,他从山东一路要饭到这里来的。他家里那边也闹严重的饥荒,为了省点口粮给妻子和孩子,自己没带一点吃的就出来要饭了。没想到湖南这边也闹饥荒,人人没有吃的。现在想回去了,可是感觉体力不够,又快到冬天了,路不好走,只好在这里停留,等来年春天再回去。
本地人问,那你住哪里?
他说,我在旁边的山上住。
有人邀请他到自己家里住。
他不想叨扰别人,死活不去。山上有个废弃的牛棚,他在地上铺了一些稻草,晚上睡在上面。
那年头各种物资都匮乏。后来延续至今的婚嫁习俗是女方一定要陪嫁几床棉被,是因为那时候棉被都属于特别珍贵的物资。过年能置办一件新衣服,那都是富贵人家。
既然如此,还是有好心人送了一件破棉袄到牛棚去。
他还是不肯接受,将破棉袄还了回去。
因此,虽然他天天来村里讨吃的,倒没有人嫌弃他。
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雪齐膝盖。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到村里来要饭。
有人就说:“怕是冻死了吧?”
那时候山上可没有一根多余的干草和树枝,若是路上有一根晒干了的松针或者茅草,都会被人捡回去。树上的树枝只要不是青色的,烧起来不会冒烟熏眼,都会被绑在竹竿上的镰刀割了去。
没有煤气和电器灶的年代里,烧火柴也是稀缺资源。
几人寻到了山上,发现牛棚被雪压塌了,他被压在里面,不知道是被压死的,还是冻死,亦或是饿死的。
虽然外乡人没有埋在本地的先例,但是几个好心人不忍看着他抛尸荒野。
可是究竟埋在哪里,几个人没有了主意。
旁边都是雪,也不知道哪里适合挖坑。
这时,一人想起上山的路上看到了一块没有雪的坑,大小差不多刚好能容一个人。
几人过去一看,果不其然。整座山几乎被雪覆盖,偏偏那个坑里没有一片雪。雪花从天而降,坑里隐约可见的热气蒸腾而上,雪花和热气在半空中相遇,雪花融化成雨水,滴落在潮湿的坑里。
“这里蛮好。”一人从坑上跳了过去,借此丈量了一下宽度。
于是,几人下山去,带来草席和锄头,将他用草席卷了,埋在那个没有雪的坑里,一块牛棚里拆下来的木板插在旁边。本来想写个某某之墓,可是几人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也没有带毛笔和墨水来,干脆什么都没有写。
转眼之间十多年过去了。
除了当年那几个人偶尔从那个插了木板的地方经过时提一句“怎么不见他的亲人来寻他”之外,没有人再提起这件往事。
2, 忽然有一天,好几辆小轿车停在了那座山的山脚下。一群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人站在山下,对着那座山指指点点。
本地有位老人上前一问,得知他们是来找当年流落至此的叫花子的。
“都十几年了,以前怎么不见你们来找他呢?”老人就是其中一个当年埋那叫花子的人。
找来的人说,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自己的肚子都顾不上,哪里能来找他?但是不久之后,他们整个家族突然发旺了起来,做什么生意都赚钱,读书的都考上了好大学,出来后都做了官,官越做越大。现在他们家族在当地很有势力,于是想建一个像样的祠堂。建祠堂的话,要先弄清楚先人都是谁,做了什么事,这才想起了当年离家出走的先辈。这一找,便一路打听当年的消息找到了这里。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家族突然旺盛,自然会联想到祖坟的风水好。
于是有个学过风水的人说了,当年不过是随便找了个坑,怎么可能风水好?埋的时候什么礼节都没有讲究,年年没有人祭拜,连当做墓碑的木板都没几年就烂了,怎么会让家族旺盛?
一位老先生说,埋叫花子的那座山是一座猫形的山,猫又形似虎,大雪降临时便成了“左青龙右白虎”的白虎,是块风水宝地。更甚者,那个坑之所以遇雪即化,是因为那是猫的鼻子,虎的呼吸口,是风水宝地上的风水宝地。叫花子埋在这里,对晚辈有利,所以晚辈们突然大富大贵。
叫花子的富贵亲人们听了,非常高兴,说要在这里大兴土木,把他们祖先的坟地修得风风光光!
这下本地的方家人不干了。
这里的山是属于方家人的,当年见叫花子可怜,埋了也就埋了。可是一个外姓人要在这里大兴土木把坟地修得压过本地人一头,这是方家人不能接受的。
方家人给出了两个办法,一,叫花子还是埋在这里,一切如以前一样;二,要大修祖坟的话,必须迁坟回去修。
叫花子的亲人不同意。他们要占着这块好地方,也要让来往的人看到坟地就心生敬意。
两方都寸步不让。
很快,两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打斗。
冲动的方家人失手打伤了对方几个人。
叫花子的亲人通过各种手段,找了一些闹事的名义,抓了几个方家的人。
原本铁板一块的方家人顿时土崩瓦解,求对方高抬贵手。
等方家人都在拟定的协议上签了字按了手印之后,被抓的人放了回来。
方家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一切早在对方计算之中。
被打伤的人都是对方花钱从别的地方请来助阵的。
叫花子的亲人们如愿以偿,将山上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开拓成笔直大道,大卡车将道路压得泥水四溅。一车又一车的石头和水泥倾泻下来。许多野树杂草被挖走拔光,换来了名贵树木花草。
前前后后大约花了半年时间,一座类似庄园的坟墓落成。
但凡有人从方家庄经过,无不被这座坟墓惊讶到,无不感叹它的大气奢华。山下方家庄所有的房屋都为之黯然失色。
二十年前的方家庄以那座坟墓出了名。若是遇到不熟悉方家庄的人,便说“那个山上有座偌大的坟墓的地方”,知道的便顿时知道了,不知道的怎么说也不知道。
坟墓修好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人人上山祭拜,放炮烧纸。
可是那座庄园一般的坟墓没有人来祭拜,冷冷清清。
好奇的人一打听,原来这座坟墓修好后不久,那个家族的人突然接连出现意外,当官的被抓,做生意的大亏,平时健健康康的忽然生了病,平时和和睦睦的忽然吵了架,平时头脑聪明的忽然发了疯。一个声势烜赫的家族在短短几个月里分崩离析,土崩瓦解。
那个家族的人想不通为什么突然这样。
一位老先生说,坟墓修得太大太风光,用的又是水泥红砖,都是不透气的,把猫山的鼻子给堵死了。猫山一死,那个地方就成了凶地,所以连累了家人。
离方家庄十多里的画眉村另有一位老先生说,那座山说不上好或坏,叫花子当年与人为善,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却能给身边人带来好运。叫花子的后人嚣张跋扈,不但给身边人带来厄运,也会给自己带来厄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