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接谷雨,恰是牡丹绽放时。从春的暖阳正走向夏的热烈,此时牡丹便会如期盛开。古朴幽远的古巷,青砖黛瓦的建筑为古镇草堰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四月,走进草堰古巷,你会被一缕缕幽香所陶醉,那便是草堰的牡丹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岁牡丹别样红,往年都是谷雨前后三天开放,今年清明刚过有的花蕾就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在草堰牡丹园,对于牡丹提前开放的说法,莫衷一是,有人猜测,今年暖春,提前催生了花苞。有人坚信,牡丹有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终且以富贵称之,提前开放当为富贵喜庆之象征。有人断言,环境与精心呵护的结果。更有人喜形于色,今年定有喜事临门,据说便仓牡丹每次提前开放就会有重大喜事出现,根据记载,便仓牡丹在建国、中国加入联合国、香港回归等年份都曾提前绽放。草堰牡丹园王健认为,牡丹乃百花之王,也许有独特的灵性。
今年听说牡丹提前开放,我应邀前去观赏,并把这一消息分享给朋友。赏花错过时节待来年,去年众多朋友听说草堰有个牡丹园,便有了赴草堰观赏牡丹的兴趣,可打听时牡丹花早已凋谢,深感遗憾。
今年我几次前往草堰牡丹园,每次都是如梦如醉,走进那片绚烂多彩的牡丹园,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四月中旬白俄罗斯三名客人在友人的陪伴下,慕名前来草堰牡丹园,观赏牡丹,并结下了异国情缘。这个牡丹园,面积不大,株株牡丹却铺满了整个院子,就连墙角边地都因地制宜栽上牡丹。眼前,一株株牡丹,枝壮叶茂,数十个品种,让人目不暇接,简直就是一个牡丹大观园,细看这个个精灵,有的吐露颂春,有的含苞欲放,抢先盛开的一朵朵牡丹,它们或娇艳欲滴,或高雅脱俗,或雍容华贵,每一朵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像一首流动的诗,一幅动人的画,为四月这个彩色的季节增添一抹浪漫且华贵的色彩。
我漫步在牡丹园之中,细细观赏着每一朵牡丹的芳容。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宛如细腻的绸缎,轻轻摇曳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芳香,沁人心脾。我早已被牡丹美景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的天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宁静。 在欣赏牡丹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牡丹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传草堰曾有一株300年以上的枯枝牡丹,因时代动荡,那株牡丹也惨遭厄运,如今已不复存在。20世纪初,草堰钱氏大家族,栽植了一株牡丹,以享受牡丹之繁荣富贵与高洁典雅,然而土改时因各种原因曾移迁到大龙亲戚家,但一直只见绿叶未见花,仿佛故土难离,眷念草堰故园,后辗转回到了草堰钱家,这株牡丹又再现原有的生机与活力,每年谷雨前后如期开放。这株百年牡丹是生动而根深蒂固的牡丹乡情见证,并且承载了草堰古代钱氏家族乃至整个草堰镇栽植牡丹的高尚情操、人文信息与悠久历史。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不仅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富贵、吉祥、幸福和美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王健是草堰牡丹的见证人,他爱牡丹,更要弘扬牡丹文化。七年前,他便开启了草堰牡丹园创建之旅,整个庭院便成为他的牡丹园,整地培土,有模有样的花园诞生了,他通过分根培育,将草堰百年牡丹移植园内,随后他便联系洛阳国家牡丹园、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考察学习牡丹种植管理技术,引进种植牡丹,80多个名贵品种先后在他的牡丹园安家,目前规模已近200株,有的每株价值逾万元。王健的牡丹园,可算是微型精品展示园,国内四大名品一一俱全:巍紫、姚黄、豆绿、赵粉;十大花型更无一缺席: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皇冠型、千层台阁型、金环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名品之内就有洛阳红、白雪塔、青龙卧墨池;有江南名品玉楼春;有国内顶级品种老君紫、楼兰美人。如今,王健的牡丹园已投资近20万元,面对这些付出他从未心疼,为了弘扬牡丹文化,牡丹成为他最大的财富,他要用自己的努力,把他的家庭牡丹园办成古镇草堰旅游赏花打卡地,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
谈起牡丹文化,王健夫妇总是滔滔不绝,牡丹文化和牡丹故事他们如数家珍。诗人白居易曾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赞赏洛阳牡丹。传说牡丹是王母娘娘的侍女牡丹仙子所化,她羡慕人间美景,于是下凡将王母娘娘仙丹洒向人间,化作了美丽迷人的牡丹花。“兴许咱草堰留下了牡丹仙子的足迹呢。”王健手抚他园内的一株百年牡丹诙谐地说。他则要让牡丹的花香弥漫着草堰古镇这一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香醉古镇、香飘四方。
我深深地爱着牡丹,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我爱家乡的牡丹花,更要成为草堰牡丹园牡丹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牡丹的魅力,让牡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周汉明) 编辑:吴勇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