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王存玉 | 北京记事

[复制链接]

2025-4-5 09:26:00 38095 0

分分秒秒的感动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5-4-5 09:26:00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分分秒秒的感动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5-4-5 09:26:00

说实话,自从出国后,每次路过北京都来去匆匆,很少有机会来中国美术馆参观。上一次来中国美术馆参观,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时展出的恰好是泰州一位中学老师的作品,而这位老师更是与郭沫若打过官司。这次刚进中国美术馆,我就……这真是天上掉馅饼,没想到相隔二十年,我又能有这样的机缘,只因……


桔柚怀贞志 受命此炎方

北京小聚,高朋满座。沈鹏先生的高足约了邵大箴老先生的女儿女婿及助手,文联的朋友,还有我的老同事汪曾祺的牙医王欢。原先在奥运村订了个大馆子,我嫌太远,改在了友谊宾馆对面的丹江小馆。改得不错,大鱼小虾很有特色,我照例是一小杯白酒。
老友相聚敞开聊。沈老的学生做东,自然离不开书法。我瞎说,讲当年沈老做总编时还未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只是当书协主席后开始勤学苦练才有了质的飞跃,成为当代草书的泰斗。想不到,老同事王兄讲沈老早期的字他有,吓我一跳。我说这世道,就吹吧,反正今晚有人买单。
王兄有风度,也不反驳,喝了口酒,娓娓道来。当年沈老是人美的总编,1988年组织出版了《中国美术史全集》,首套是隋唐五代卷,定价是80元。王兄当年囊中羞涩,但又想附庸风雅,就托北大的朋友找到沈老,想批个条子打折购买此书。北大的朋友向沈老介绍了王兄的情况,讲王兄是一小医生,有一小蜗居,夏天热,家里空调也没有,但是一积极向上有志向的文学青年,兴趣广泛,特别好读文史哲。可谓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沈老讲,这套画册是第一次出,印刷精美,定这个价是亏本买卖,不能再便宜了。想不到,沈老毕竟是个厚道的文化人,笑笑道,书不好打折,我送他幅字吧。沉吟片刻,随手写下了:桔柚怀贞志 受命此炎方。以资对年轻人的鼓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形容这段佳话恐怕不确切,但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师的谦谦君子之风与待人之道。
古人鼓励读书,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估计王兄深知读书的好处,但是他绝对想不到,因为好读书,喜藏书,因为囊中羞涩,求人买书打折,收获了一幅书法作品。更想不到的是书者竟然成了后来的中国书协主席、书法界泰斗,作品就更弥足珍贵了。我听了是将信将疑,直后悔自己当年不好好读书。暗下决心,今后的日子里,我也得好好向王兄学习,培养读书的兴趣爱好,适当的情况下也找朋友买书打折,遂我平生之志。


两个老乡

回国前,温哥华的老同事提醒我,要调整好心态,我明白他的意思,也不那么担心,依然喜欢我行我素,喜欢自己背包、拖行李。不过,朋友们和同事们还是非常热心的,吃穿用的只要需要,立马备齐。

092141aj6liipb4abjbg9x.jpeg

回北京后不到一周,机缘巧合,友人带我去了趟中国美术馆,适逢第十四届全国美术获奖作品展,大饱眼福。受中西文化熏陶,我看作品不那么挑剔,既喜欢传统,也不排斥当代。出国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系统看全国的获奖作品,很是兴奋。
说实话,自从出国后,每次路过北京都来去匆匆,很少有机会来中国美术馆参观。上一次来中国美术馆参观,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次参观,碰巧是大型的高二适先生书法作品回顾展。小时候读书少,孤陋寡闻,只听说过林散之,不知道高二适。一看介绍,才知道是老家的一位中学老师。想不到高老不简单,当年为《兰亭序》的真伪竟然敢与大文豪郭沫若打笔墨官司,并且还惊动了伟大的领袖。高老的章草潇洒自如灵动,极具文人骚客的气息!印象中有几幅巨幅作品非常震撼,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为老家出了这么伟大的文人书法家而自豪。
想不到,刚进美术馆,就碰到了美术馆馆长,世界著名的雕塑家吴为山先生!这真是天上掉馅饼!我久闻为山兄大名,他的雕塑作品饮誉世界。尽管行政区分上,他老家属盐城市,我老家是泰州;但他是东台时堰的,我是兴化陶庄的,只是一河之隔,我们同饮里下河的水长大。朋友热情向我介绍为山兄,握着为山兄有力的手特别温暖,真像见到了亲人。我告诉他,我是他的老乡加粉丝,在海外漂泊了三十多年,现在告老还乡了,请多多关照。京城攀老乡,好多是拐弯抹角与圈子文化。为山兄一听我的口音,立马甄别出我是位真正的老乡!因为我们的口音不只是像,而是一模一样的。粉丝见到偶像,真是太兴奋了,眼眶着实有点红,只是到这个年纪了,泪腺的分泌功能减弱,否则泪水肯定会夺眶而出的。
为山兄满怀激情地带我们参观,在一些好的或有趣的作品前还给我们介绍一些笔墨和背后的故事。在大师面前只有听的份儿,收获满满,实是美的享受。我自己感觉是国内年轻人在笔法和创新精神上已与国际接轨,创作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我自己特别喜欢几幅巨幅的工笔画,既唯美,又有意境。
边走边聊,插空我也与为山兄聊了些家乡的人和事。我告诉他我出国后唯一一次进中国美术馆,就碰到他舅爷高二适先生的展览,真乃巧合和运气。他笑我乡音未改,尽管穿着西装加上高鼻梁,看上去非常洋气,一开口就太“土”了,比他乡音还浓。我笑笑,报以乡音未改鬓毛衰,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也奇怪了,我有一湖北黄梅的朋友,也常常笑话我的普通话不灵,可他的黄梅口音更重。委实令我不得其解!
不知不觉,近三个小时过去了,早已经过了睌餐的时间,可肚子一点也不觉得饿。回国后已吃了几次大餐,参观美术馆是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餐,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还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乡艺术家,这是要何等造化和运气啊!北京好玩,不仅仅有美食,还有为山这样世界级的雕塑大师,并且来自故乡。


作者简介
092141j9zofh23gz59bvvx.png

王存玉  源自板桥故里兴化,浪迹天涯,美国加州大学杰出教授。

来源:坡子街笔会

荐稿:沈培林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金牌会员
:
1003153626@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44

帖子704

积分2014

图文推荐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