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北网

[美文鉴赏]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柳敬亭

[复制链接]

2025-3-12 11:05:05 312921 0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5-3-12 11:05:05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morpheus 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

2025-3-12 11:05:05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柳敬亭。


110348fs082s0z207zm02y.jpeg


柳敬亭(1587-1670年),原名曹永昌,大约18岁时流浪敬亭山,曾在柳树下休息,故改姓柳,取名逢春,号敬亭。

柳敬亭,祖居南通余西场,后迁盐城东台境内曹家庄(今时堰),原属泰州柳敬亭因少年时地方的一个小痞子,受官方通缉,四处流浪,故隐姓埋名,所以出生地今天争议较多,泰州市有“柳园”是为纪念柳敬亭而兴建的,这里不作考证。

柳敬亭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被称为,明末清初著名的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柳敬亭长得其貌不扬,“黧黑,满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人称“柳麻子”。

柳敬亭,小时不守法纪,嗜好赌博,蛮横凶悍。十五岁那年,触犯刑法,应当处死,被官府通缉,因此他改名换姓,逃至泰兴、如皋等地,曾在泰兴一个人家帮佣糊口,后来又流浪到盱眙,给人说书度日,他凭作天赋,说的故事居然能感动市民。但由于他生性好赌,说书所得总是随手而尽,生活依然非常窘困。

18岁那年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他的演技出名。”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象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


110348s19gumgakuntxaj3.jpeg


在名师的指点下,柳敬亭技艺大进,他说书表情丰富,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逼真,语言生动幽默,谈笑风生,滑稽传神,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最擅长于楚汉、隋唐、水浒故事,而以英雄盗贼最为传神。柳敬亭在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人人都说他演得好。被誉为“行遍天下,没有对手”的说书家。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入幕在左良玉的门下,劝左良玉以抗清大局为重,甚受器重。柳敬亭阅历丰富,所拟文稿语言通俗易懂,很合左良玉的口味。他在军中说书,谈说历史上的忠勇侠义之事,一则娱乐,二则鼓励士气。1645年,左良玉病死,柳敬亭的军中生活也遂告结束。

国家的破亡,朝代的更替,个人的悲欢,丰富了柳敬亭人生阅历,升华了思想境界,书说得也愈发深切感人。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像刀枪剑戟碰撞,带甲骑兵突然冲出,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象狂风怒号,苦雨泣诉;有的象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推行“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并禁止百姓穿戴明朝衣服。柳敬亭以说书表演需要为借口,一直留发不剃,明朝衣冠不改。他还将亡国之痛、抑郁之气,融合在说书之中。

康熙元年(1662年)春天,76岁的柳敬亭来到北京说书,震动了北京文坛。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周游于公卿之间,抵掌谈笑,诙谐从容,与文人和官僚们往来唱和。当时在京的官员和诗人纷纷为柳敬亭赋诗、作文、填词、作传,记录他的表演,赞美他的艺术,赠他作为纪念。比如余怀的《板桥杂记》,吴伟业和黄宗羲的不同的《柳敬亭传》等。


110348llk5kl952z58k4k8.jpeg


(东台柳敬亭故居)

柳敬亭在北京说书达四年之久,80多岁高龄的柳敬亭由京返乡,为了糊口,还在扬州、苏州、南京说书献艺,度过了贫苦凄凉的晚年,他的艺术生涯达七十年之久,死后葬于苏州。

文人士大夫中,写作诗文称誉柳敬亭者甚多,复社成员冒辟疆也写过《赠柳敬亭》诗

忆昔孤军鄂渚秋,

武昌城外战云愁。

如今衰白谁相问,

独对西风哭故侯。

说的是柳敬亭刚到武昌拜见宁南伯左良玉时,左良玉以为柳不过是一位江湖艺人,不宜从军,就想试试他的胆量,密令手下人在宴会的军幕中排列手执长刀的士兵,柳敬亭面对明晃晃的钢刀,开怀畅饮,谈笑自若。左良玉不由得暗暗称奇,于是留他在军幕之中,日夕谈论《三国》《水浒》中的谋略战例。他为左良玉出谋划策,深得左的信任。

冒辟疆在重逢晚年的柳敬亭,听他说评书后,还有一首诗相赠,诗云:

游侠髯麻柳敬亭,

诙谐笑骂不曾停。

重逢快说隋家事,

又费河亭一日听。

诗赞柳敬亭有游侠之风,说他说书诙谐,喜笑怒骂,感情十分投入

柳敬亭的评书风格,对我国评书的艺术发展影响很大。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曾说过:“说《水浒》的老祖宗是柳敬亭。”他把说书艺术推向了顶峰,成为我国曲艺史上最早最杰出的评话表演艺术家,后世艺人皆视为楷模,收徒拜师,都先拜柳之牌位,奉其为祖师爷。


来源:海边看海

作者:张永辉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阴阳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45573727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36

帖子2764

积分12799

图文推荐

  • 夏俊山 | 愿爱如晨曦照耀你们成长

    岁月的画卷中,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温

  • “满街棠树有遗风”;——盐城海棠园怀古忆

    四月盐城尽花园海棠盛宴忆汝珍文/相鸿题记 

  • 张永辉 | 闲话盐城名人—徐铎

    朋友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盐城

  • 5名干部喝酒,1人死亡,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官察室” 记者观察荐稿

  • 丁正宏 | 血染大四河(下)

    悠悠大四河,以它博大、无私的胸怀,生生不息地流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