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全( 1909~1989) 又名荣珠,化名王勋。韶山乡韶源村人。他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堂弟,毛泽全比毛泽东小16岁,毛泽全的父亲毛喜生,是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的亲弟弟。近日看到有关史料记载,毛泽全曾经在东台开过卷烟厂。 民国16年(1927),毛泽全在韶山特别区农民协会做通讯工作,后去延安,在边区国民经济部合作社当管理员。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新四军工作。历任兵站指导员、站长、留守处主任、旅供给部副部长、纵队供给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中野战军师供给部部长,为保证部队粮饷,在江苏东台县同当地一资本家合营卷烟厂,半年赢利几万元,保证了部队供给问题。关于毛泽全在东台开卷烟厂的事情,在东台的有关历史资料中没有找到相关记载,这也可能与当时毛泽全化名“王勋”,这个名字很普通,因而不为外界所知有关。 要揭开这段历史,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东台的烟业史—— 东台烟业历史悠久,清初台城就开设有戴公益烟店,店址在台城米市北塥,弟兄共同经营。后来,又在新桥口分设藏公盛协记烟店。清末开设在东街的薛大昌和新坝的王宝顺烟店,规模较大。尔后,在彩衣街又增加张义兴和同顺两家烟店,库存烟叶200多件,价值黄金100多两。安丰、富安等大的集镇亦有烟店。
这是一张民国时期东台方谦泰茶庄皮丝的外包装纸,皮丝就是烟丝,这也是东台早期的广告纸,当时东台人就有了品牌意识,这里的五族共和牌就是烟丝的品牌,过去有专门的刨烟丝的工人,刨出的烟丝要纤细匀称,刨刨如一。这是一项很费力的活,人骑坐在烟夹子上,将烟刨向下推,每刨须用很大劲。好的烟丝,细如丝线,匀称一致,香味浓郁,品质纯正,入口淳和,因而称为皮丝。 民国初期,东台有卷烟出售,民国2年(1913),台城广济桥北岸泊有大划船1只,载有卷烟和烟商,该烟商由西至东,挨户赠送卷烟,招揽顾客。此后东台经营卷烟的商店逐渐增多,仅台城就有22家五洋店经营卷烟,资本最多的是台城寺街的振东五洋号。主要销售英商的“大英牌”、“老刀牌”、“哈德门牌”等卷烟,国货卷烟受到排斥。民国14年7月,东台各界在爱国反帝的宣传鼓舞下组织起来,对城镇各商店所存英日洋货进行查封销毁,此后不少商店经销国货卷烟,台城豫丰昌广货号,经营上海久益烟草公司的“三光”烟,寺街宏远号和分司街戴正和号专营中国华东烟草公司出品的“安乐牌”、“兴国牌”卷烟,通过赠品,推动国货销售。从中可见,当时东台地区卷烟销售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 民国34年,为发展解放区工业,抵制舶来品,新达合作社生产的“勇士牌”卷烟,质量好,价格低,在解放区畅销,避免了解放区的资金外流。 这段历史记载,可能就与毛泽全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中野战军部队条件艰难,粮饷经常得不到保障。为了保障部队的供给,让战士们吃饱饭,打胜仗,作为供给部部长的毛泽全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东台开办卷烟厂。作为合营卷烟厂厂长的毛泽全异常忙碌。他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高盈利目标。经过他的努力,卷烟厂在半年内就盈利了几万元,这一成绩在当时可不常见。当时的新达合作社是否就是毛泽全合营的卷烟厂,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当时任华中野战军供给部部长的毛泽全,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通过东台开卷烟厂积累财富,确保部队的粮食、被服、鞋袜等军需供给,为部队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保障。东台作为当时苏中地区的大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还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民国36年,台城烟业有所发展,有刨烟店16户,土烟店22户,经营卷烟的五洋百货店17户。销售卷烟品种有50多个,畅销的品种有“飞马”、“大克雷斯”、“大香槟”、“小香槟”、“大炮台”等。 新中国成立后,卷烟批发业务由百货公司经营,零售业务由私营杂货店、副食品店、南北货店经营。台城土烟店增至31户,从业人员138人,资金9652元。1953年,卷烟批发业务划归专卖事业公司设立的卷烟批发部经营。由于吸卷烟的人增多,土烟销售不畅,1955年,台城的土烟店减少至17户,而零售卷烟的糖果店则增加到90户。1956年,经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台城经营土烟的17家烟店合并成7个合作商店(组);经营旱烟丝,兼营卷烟的糖果店,合并成立了一个合作总店,25个门市部和摊点;经营卷烟的杂货店,合并成9个合作总店,118个门市部和摊点。1958年8月,土烟生产加工组合并到土烟合作商店,后上升为商业局烟丝加工厂,1984年停产。1966年,南货合作商店改为国营门市部,划归糖烟酒公司。1984年6月,卷烟批发业务划归烟草公司。 卷烟的市场供应分计划批供、高价供应和敞开供应三种方法。1959年初,卷烟货源紧张,市场上供不应求。1962年4月,部分卷烟实行高价敞开供应,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同年,发放计划烟票,凭票供应。特殊需要凭批准手续供应。1982年取消计划供应。1987年,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卷烟消费日益向高层次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天厨星
编辑:吴勇胜
总编辑:陆碧波 |